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研究员、世界水土保持学会主席的李锐在新出版的《水土保持通报》刊发论文,总结了新中国成立70年黄土高原水土保持工作的基本经验,并为该区生态环境保护和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提出了4点建议。
李锐在文中首先总结指出,自从新中国成立(1949年)以来,国家一直把该区作为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域,并先后安排了一系列重大水土保持重点项目。经过几代人的持续奋斗,黄土高原水土保持累计投资560多亿元,已初步治理水土流失治理面积2.20×10
平方公里。经分析计算,70 年来,黄土高原水土保持措施累计保土量1.90×10
吨的同时,使昔日的荒山、荒坡大部分面积为绿色植被覆盖,生态环境显著改善。近年来,黄土高原输入黄河的泥沙锐减。黄河潼关站输沙量由19191960年多年平均1.60×10
吨。进入21世纪以来,由于黄土高原北部能源基地的兴起,中南部以苹果、梨为代表的水果基地的建立,也带动区域经济发生了巨大的变革。
李锐将黄土高原70 年水土保持工作基本经验概括为“12345”, 即1个科学理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2项根本原则: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预防保护优先;3类治理措施:生物措施、工程措施、耕作措施;4个相互结合:政府支持与农民参与、科技支撑与政策引导、生态改善与经济发展、短期收益与长期效应;5宝:坚定的信念、正确的领导、稳定的投入、长期的坚持、不懈的奋斗。
在长期的实践中,黄土高原水土保持工作历经曲折,逐步形成了一整套适应该区自然地理特征和经济发展状况的水土保持理论与技术体系。文章在对黄土高原70 年水土保持工作积累经验总结的同时,也回顾了许多失败的教训和水土保措施配置存在的问题。
一是,必须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总体状况有科学理性的认识。这是巩固治理成果,并将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和高水平发展提高到新阶段的重要前提。目前,通过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长期有序的治理,区域内自然景观、群众生活、区域经济、基础设施等方面都有了极大的改善,区域生态环境总体开始向良性转化,为该区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是,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气候、地形、土壤等环境基础条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人口、社会和经济压力依然很大。已经恢复的植被在可持续性、服务功能等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现有的水土保持措施还不能抵御极端暴雨事件。在一些地区还存在着不合理的治理措施配置,有的已经带来了生态问题,如土壤干层、生态水量不足等。尤其是在全球气候平均状态随时间的变化背景下,极端气候事件的频频出现,新的生产、生活方式也引发了新的水土流失类型,生态修复与保育仍然是该区的第一个任务。历史的教训不能忘记。历史上也曾有治理成功的典型地区,因不注重防范与维护,一次异常天气过程便导致治理成果前功尽弃。黄土高原脆弱的ECO经不起自然或人为作用的剧烈破坏和干扰。在资产金额的投入、政策倾斜、重点支持等方面一定要坚持长期、稳定、有序、综合的原则,才能巩固已经取得的水土保持成果。
二是,一定要坚持以人为本,将提高水土流失区社会经济实力和生产水平,改善当地人民生活条件作为水土保持的基本目标。治理水土流失,恢复和重建良好的生态环境,只有妥善处理好治理与开发的关系,科学合理地保护和利用资源,解决好群众的生存、生产与发展问题,使长远利益与短期效益相结合,才能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从治害步入致富,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客观地讲,黄土高原地区生态环境的改善与当地煤炭、油气资源的开发、区域经济的加快速度进行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
三是,关注水土保持措施和水土流失治理工程的环境效应,正确地处理适应当前需求与维系长期自然生态平衡、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不可忽视在一些地方水土流失治理还有许多误区,如盲目大量引用外来品种,片面追求“统一”而忽略健康ECO要求的异质性和物种多样性,忽略了在农业区保留镶嵌的天然植被。更为严重的是把覆盖率当成唯一的评估标准,一味追求提高植被覆盖度。还有在半干旱、干旱区大面积营造乔木林,大量开采地下水用于建造植被,等等。迫切地需要认真研究这些措施的效果是否能持续,及其对环境要素的中长期影响。
四是, 研究发展新的理论与技术,应对在治理度较高条件下也许会出现的新问题,特别是快速基础设施和经济建设、城镇化发展,以及气候环境变化可能会产生的新挑战。如,山地大棚建设增加了径流汇集,迫切地需要构建坡面引排水配套工程;由于坡面植被恢复,梁峁上部土壤侵蚀强度降低,下泄的径流含沙量减少,但这种径流的剪切力、冲刷力均会加大,有可能加剧沟坡侵蚀和重力侵蚀强度。另外,由于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农村劳动力减少,一些水土保持措施得不到应有的维护和修建。本来就十分脆弱的生态环境难以承受大规模的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工程,稍不注意就非常有可能招致新的生态环境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