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监督实施工程单位按照施工组织设计中的绿色实施工程技术措施和专项实施工程的方案组织施工,及时制止违规施工作业。
4、对整个施工全套工艺流程实施动态管理,定期的巡视检查施工中的绿色施工工序情况。
1、绿色施工目标为二星。在工程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的节约资源(节能、节水、节地、节材)、保护自然环境和减少污染。为项目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适应经济环境的过程。本工程项目施工中,在确保工期的前提下,贯彻以资源的高效利用为核心,以环保优先为原则的指导思想,追求高效、低耗、环保,实现经济、社会、环保综合社会效益最大化的绿色施工模式,现场安全文明施工达到创省文明工地的要求。
医疗务服中心工地位于安路以北,园路以西,总用地面积45533平方米。场地四周市政基础设施配套基本完善,项目施工条件具备,场地为III类建筑场地,地面高程在22.5-23.4米之间,地势平坦。抗震设防类别乙类,抗震设防烈度八度,建筑物场地类别III类,设计使用年数的限制50年。
8、检查实施工程单位合理布臵施工现场,保护生活及办公不受施工活动的有害影响。督促实施工程单位在施工现场建立卫生急救、保健防疫制度,在安全事故和疾病疫情出现时提供及时救助。
9、督促实施工程单位提供卫生、健康的工作与生活环境,加强对实施工程人员的住宿、膳食、饮用水等生活与环境卫生等管理,改善实施工程人员的生活条件。
10、督促实施工程单位结合工程建设项目的特点,有针对的对绿色施工做出相应的宣传工作,通过宣传营造绿色施工氛围。
1、按照与施工有关的强制性标准及规程、《建筑工程监理规范》(GB\T50319—2013)和相关行业监理规范的要求,结合工程特点,编制绿色施工监理监理细则,明确绿色施工监理工作的方法、措施、工作流程、控制要点和评价指标,以及对承包绿色实施工程技术措施的检查方案。
总建筑面积76913平方米,其中地上62247平方米,地下14666平方米。门诊楼地下一层,地上八层;病房楼地下一层,地上十五层。建筑高度门诊楼34.65米,病房楼59.95米。
机动车停车位481(地上停车50、地下停车431),停车方式:自走式;非机动车停车数600辆,停车方式:室外地面停车。场内无障碍停车10辆,地上6辆、地下4辆。
11、督促实施工程单位定期对职工进行绿色施工知识培训,增强职工的绿色施工意识。
12、定期组织建设、施工、监理三方进行绿色施工大检查,对工程的整体绿色全面清查,责成相应责任人限期整改完毕。
13、监理工作例会上,要将绿色施工作为必谈的专题。与会人员共同察觉缺陷,制定整改措施,并要检查整改落实情况。
2、项目总监应当对实施工程单位编制的绿色实施工程的方案进行审核检查,督促实施工程单位按照绿色实施工程的方案进行实施工程,违反规定的,应当责令整改。
3、在绿色施工实施中,对于绿色建筑咨询 单位提出的绿色施工实施要求和建议,监理应当监督检查实施工程单位完成绿色施工的实施要求,协助实施工程单位提交绿色建筑评价申报需要的施工资料。
1、当绿色施工与计划发生差异时,在分析原因的基础上,采取一定的措施,控制局势,以保证绿色实施工程的方案的目标的实现。
2、总结施工全套工艺流程中有效的绿色施工监理措施,查找控制不力或不足的环节,提出修改完善意见。总结经验,吸取这次的教训,把绿色施工监理工作做到更好、更实。
1、本工程外墙内墙均为加气混凝土砌块。外墙保温采用:80厚岩棉板保温。屋面保温采用材料为70.00厚(XPS)挤塑聚苯保温板,导热系数(W/m.K)为0.030*1.25。门窗采用断桥铝,玻璃采用镀膜6mmLow-E12A6 中空玻璃。
2、给排水系统:院区水源来自市政供水,管网最低水压0.25MPa,本工程最高日用水量为396.6m³/d,生洁水泵房设在本工程地下一层。消防专用水泵房设在本工程地下一层。消防水池位于室外地下,紧靠消防专用水泵房,消防水池储水容积为1008m³,消防水箱储水容积为36m³位于屋顶消防水箱间内。本工程设计所选用卫生洁具及用水设施士匀为节水节能型。工程给水、热水实行计量设计,建筑给水引入管安装入户水表,病房层给水、热水按层单独计量。生活给水泵组均采用变频供水泵组。建筑生活热水系统由太阳能给水装置提供热源,空气能设备提供辅助热源。本工程生活给水、热水管道均采用薄壁不锈钢管,并均采用配套材质阀门,减少管道漏埙。绿化灌溉采用微喷灌。污水、废水合流排水;雨水、污水分流排水。污水管、雨水管均采用机制铸铁排水管。
1、国家和建设部颁发的《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的相关联的内容和其他技术标准、建设主管部门现行的有关工程建设及工程监理的法律、法规、规范文件、技术规范、规程。
本工程有太阳能热水供应系统,使用空气能辅助热源,供热水量60立方米/天,占生活热水总量的50%。
1、按照与施工有关的强制性标准及规程、《建设工程监理规范》和相关行业监理规范的要求,结合工程特点,编制绿色施工监理实施细则。
2、审查实施工程单位提交的绿色施工实施方案,审查是不是满足绿色施工的有关法律法规要求,是不是满足现行的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要求。
3、供配电系统:高压为10KV,低压220V/380V.应急电源系统、照明系统、防雷接地系统等。线管预埋采用镀锌钢管,电线电缆采用桥架及线管敷设。
节能措施:选用节能变压器、变电室及电气竖井靠近负荷中心设置。装设低压电容器补偿无功功率。采取抑制谐波的措施。采用高效低耗节能灯具。部分公共照明及用电设备是采用楼宇自控集中控制和管理。
(一)、项目监理机构自开始工作之日起,将督促施工企业建立和完善工程建设项目的绿色施工管理体系。
(二)、工程建设项目绿色施工管理体系的第一个任务是建立绿色施工领导小组机构和分工。要切实做到证件、人员真实到位,发挥真实作用。
(三)、绿色施工领导小组的机构要包括总承包和分包单位的绿色施工管理人员。要做到大型工程要有专职绿色施工管理人员。专职绿色施工管理人员要定期的接受绿色施工工作再教育。绿色施工管理人员要责权落实,认真执行。
建筑规模:总建筑面积78000平方米。门诊楼(框剪、地下一层、地上层)、病房楼(框剪、地下一层、地上十九层)、连廊(框架地下一层、地上三层)、冷热源泵房(框架单层)
照明系统:依据建筑的照明要求合理规划利用天然采光。在具有天然采光条件的区域,采取合理的人工照明布置及控制措施。除有特别的条件的场所外,照明选用高效照明光源、高效灯具及其节能附件。人员长期工作或停留的房间或场所、照明光源的显色指数不小于80。采用配备高效电机及先进控制技术的电梯、自动扶梯具有节能拖动及节能控制装置,并设置感应传感器以控制自动扶梯的启停。当3台及以上的客梯集中布置时、客梯控制管理系统按程序集中调控和群控的功能。依据建筑的功能、归属等情况,对照明、电梯、空调、给水排水等系统的用电进行分项、分区的计量。对水、电、空调等能源,按照每个用户要求和使用功能要求、实现能耗综合计量与管理、作为独立核算的依据。
4、暧通空调系统:送排风系统、防排烟系统、空调风系统、空调冷凝水系统等。新风机组采用优质、低噪节能设备并尽量于适宜位置设置新风机房、吊顶式机组采用减震吊架、落地式机组设橡胶减震垫、机组水管与设备连接处设置橡胶接头、送回风管与设备连接处采用防火性软管连接,长度150-200mm,吊顶机组安装处的吊顶采用具有一点密度、隔声吸音性能较好的材料,不可采用镂空吊顶,各新风系统管道上设管道式空气消毒净化器,消除有害化学气体和微生物危害,保障室内空气质量,在检验科你科、产科病房、儿科、烧伤外科等及个护理单元监护室、抢救室风机盘管回风口内安装风盘式空气消毒净化器,与风机盘管联动开启,通过专业智能通风系统防止污染空气的外逸,避免无组织交叉污染,进行机械式变风量排风同时机械式定风量送风,保证室内空气合理压差,改善室内空气品质,防止污染空气外逸,避免空气无组织交叉污染,核医学等磁污染房间的排风,处理至低于排放标准后高空排放。节能部分,本建筑围护结构传热系数均满足节能规范规定的限值要求,采用天正暖通版对工程进行热负荷计算、逐项逐时的冷负荷计算、水系统水力计算,并以此作为选择末端设备、确定管道直径、选择冷热源设备等容量的基本依据,采用符合节能设计标准设备,选用带热回收的新风机组,回收排风中显热,最大限度利用能源回收效率大于60%,空调冷热水采用一次泵系统,所有空调末端设备均设置动态平衡电动两通(调节)阀,空调冷热水采用难燃B1级闭孔橡塑高效保温材料来绝热,空调送、回风及新风管道采用难燃B1级闭孔橡塑高效保温材料,厚度为30mm,一次采用低温热水地板辐射供暖系统,变配电室、电梯机房设置带温控装置的排风排除余热,启停温度为38/33°C。工程选用燃气蒸汽锅炉额定热效率满足(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150要求,类型为:燃气蒸汽锅炉,额定蒸发量1500kg/h,蒸汽用量281.7mI/h,额定热效率92%。
2、监督实施工程单位按照施工组织设计中的绿色实施工程技术措施和专项实施工程的方案组织施工,及时制止违规施工作业。
3、对整个施工全套工艺流程实施动态管理,定期巡视检查施工全套工艺流程中的绿色施工工序作业情况。
2、监督检查实施工程单位建立健全绿色施工管理体系并制定了相应的管理制度及目标,落实绿色施工责任制并配备了专职绿色施工管理人员。
4、审查相关绿色施工是否与投标文件一致;审核特种作业人员的特种作业资格证书是不是合乎法律有效。
5、项目总监在审批实施工程单位绿色施工实施方案时,审查是不是满足绿色施工的有关要求,是不是满足现行工程强制性标准要求。审核实施工程单位绿色施工应急救援预案和绿色施工措施费使用计划。
6、督促实施工程单位进行绿色施工自查工作,并对实施工程单位自查情况做抽查,参加建筑设计企业组织的绿色专项检查。
7、督促实施工程单位制定施工防尘、防毒、防辐射等职业危害措施,保证实施工程人员的长期职业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