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作为我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重要水源涵养区,供水量占南水北调中线%,已成为京津冀豫沿线地区用水的重要支撑,在水资源储备、调节以及跨区域调配等方面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近日,围绕秦岭水生态环境保护的“变”“治”“策”,记者正常采访了长安大学水利与环境学院博士、副研究员魏玮。她表示,近年来,陕西将水生态环境保护放在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位置,统筹开展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治理系列工作,科学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修复,维护生态安全,提升ECO质量,在秦岭水生态环境保护治理中取得显著成效。
作为国家生态安全屏障、重要的水源涵养区和战略性水资源保护区。秦岭是《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中“两屏三带”生态安全战略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分带明显、垂直带谱完整的复杂生态系统,肩负着黄河和长江流域水生态安全和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秦岭山脉主脊海拔平均2000-2800米,主峰太白山海拔3771.2米,山体对水汽具有非常明显的阻滞作用,阻挡南方水汽北上,也有效阻隔了北方寒流南下。同时调控着南北方降水,大量水汽转化为降雨,通过地表入渗补给了地下水,而地下水又通过地下径流补给了地表水,最终实现‘三水’频繁的转化。”
魏玮介绍,秦岭拥有丰富的降水和地下水资源,特殊的地质地貌条件和天气特征情况,决定了上游的秦岭是流域水资源的形成区,中游的山前洪积扇和冲积平原地区是水资源的径流转化区,下游的渭河和汉江干流是区域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汇集区。
“秦岭水资源储量220多亿立方米。其中,秦岭北麓水资源储量约40亿立方米,是渭河流域的主要补给水源区及关中城市群重要水源地。秦岭南坡水资源储量182亿立方米,约占陕南水资源总量的58%。茂密的植被生态系统在截留雨水、涵养水源、平衡水资源时间上分配不均,改善水质等方面发挥了及其重要的作用。”魏玮说。
近年来,陕西深入实施退耕还林(草)工程、天然林保护工程、湿地保护修复工程等;统筹生态污染治理、环境风险管控和环境质量改善,严守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环境敏感区和脆弱区等生态红线,在重点河流、河段和重点水功能区开展水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水土流失治理卓有成效,水ECO稳步恢复,水源涵养能力得到一定效果提升。
谈及秦岭水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魏玮提到,目前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压力与经济发展动力并存,经济社会用水和生态环境用水的冲突加剧。
水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可持续发展的核心,但有限的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70%集中在汛期。“无论是水环境容量,还是水资源可利用量,与区域人口、产业集聚度和未来发展需求不相匹配,跟着社会经济的加快速度进行发展,用水量持续不断的增加,易引起部分地区水资源开发潜力趋近上限。”在魏玮看来,水生态恢复受水资源的限制,这也将成为该区域未来高水平发展的最主要限制要素之一。
对此,她提出,从国家和区域层面建立流域协同管理体制机制,创新生态补偿和共享机制。热情参加区域经济互动和生态管控合作,从流域尺度科学规划水资源保护与高效利用,提高水资源优化配置水平和效率,优化产业布局,推动产业转型,探索具有区域特色的生态保护和高水平发展路径。
“另外,在人类活动影响下,区域性、结构性生态环境问题也不容忽视。”魏玮在采访中谈到,由于历史上森林采伐、矿产开发等人为因素,及气候变化及和地质环境影响,引起秦岭水土流失,水源涵养能力变弱;地表水、土壤、地下水污染风险加剧,对饮水安全与食品安全构成威胁。流域治理中过度硬化河道和河岸,影响了河流的连通性,同时引起水体自净能力降低,水质下降;河流生态基流不足,水环境持续改善具有一定压力。
“这就需要开展专项治理,实施水污染防治,强化污染风险管控;以生态措施治理河道,强化雨洪资源调蓄能力,保障河流生态基流。”魏玮说。
如何开展系统生态保护与修复,让“中央水塔”绿水永续?魏玮从3个方面提出建议。
在加强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修复方面,建立统一的空间规划体系和协调有序的国土开发保护格局,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整体保护、系统修复、区域统筹、综合治理,构建流域立体化生态监控体系。
在重点污染源治理方面,从源头控制水土污染,加强农田整治与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加强“农村厕所革命”建设。
在提升污染风险管控方面,加强重点工业点源水污染物减排与重点行业地下水污染风险防控;通过优化水资源配置,实施水资源集约节约与循环分级利用,从而加强对生态系统的保护。
“水资源的高效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是一个系统性科学问题,涉及多学科相互交叉,需要跨学科研究。”魏玮表示,只有依靠科学,围绕秦岭生态环境保护中的重大科学技术需求和关键技术瓶颈集智攻关,确保秦岭生态功能不降低、面积不减小、性质不改变、资源利用不超限,以此来实现更高质量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