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对水土保持工作提出了新要求新任务。按照《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大目标的建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大目标纲要》和水利部关于做好“十四五”水安全保障规划编制工作的具体实际的要求,在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听取意见,全面评价全国水土保持规划“十三五”时期实施情况,综合分析水土流失动态变动情况的基础上,研究提出了水土保持工作“十四五”时期的总体思路、目标任务、重点工程和政策举措,形成《水土保持“十四五”实施方案》。
根据方案,总体思路是,加快推进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由减量降级向提质增效转变,人为水土流失监管由重点监管向全面管控转变,水土保持监测由水土流失面积强度监测向注重管理需求的全面精准监测转变,发展动力由传统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数字化驱动转变。具体包括以下方面:
——水土流失状况持续改善。水土流失面积强度双下降,水土保持质量效益双提升,重点地区水土流失状况显著改善,全国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31万平方公里,全国水土保持率提高到73%以上。
——监督管理全面加强。基本构建权责明晰、协同高效、严格规范、执行有力的水土保持监督管理体系,实现水土保持监管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人为水土流失得到一定效果控制。
——综合治理效益全方面提升。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科学推进,重点工程治理质量和效益达到更高水平。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完成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6万平方公里,建设美丽乡村生态清洁小流域2000个。
——监测和信息化达到更高水平。监测站网布局逐步优化,动态监测更加科学精准,监测支撑能力显著提升。卫星遥感、无人机、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应用全面强化,智慧水保建设有效推进。
——改革创新取得更大突破。部门协同、上下联动的水土流失综合防治体制机制有效建立,地方政府目标责任考核评估进一步强化,协同监管制度更健全,社会服务能力持续增强,市场和社会力量参与水土流失治理机制更完善,水土保持发展活力明显增强。
地址:中国农业科学院 信息楼 一楼(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 12号信息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