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雾霾产生的直接原因来自于人类试图在极短的时间内追求极限的发展,很多大城市为了追求经济效益,大力扶植各种工厂的建立和生产,而产生的大量废气没有有效的基础设施做处理,短短几年时间,大气状态就因城市人口增多,并且废气排放导致的细颗粒物浓度持续积聚亮起了红灯。
为了有效的治理雾霾,各个地方政府都出台了种种政策。2014年主席在北京考察时指出:应对雾霾污染、改善空气质量的
要从压减燃煤、严格控车、调整产业、强化管理、联防联控、依法治理等方面采取重大举。多地开始响应号召,
西安市长安区西长安街与居安路十字西南角,有一座“除霾塔”,除霾塔是它比较通俗易懂的名字,实际上指的是一座大型太阳能城市空气清洁系统。
,而后续的运营中每一年的维护费用也需要20万。也就是说,想要用这座除霾塔来进行空气净化,意味着巨大的经济投入。
而这座除霾塔其实就是一个科研项目,目的是探索节能型新能源领域各个技术环节的协调和集成,而“除霾”这项亟待解决的问题,就成了这项研究应用的一个领域。
除霾塔工作的第一步是聚集空气,然后通过镀膜玻璃对空气加热,加热后的热空气会自动的上升,通过设置好的过滤网墙。
为了加快空气流动,除霾塔中还安装了风机,用来加速推动空气在其中流动的速度,从而提升空气净化的效率。在通过网墙的过程中,空气中的污染物质就会被过滤掉,进而达到清洁空气的目的。
,这就是最初建造这一座除霾塔的时候希望达成的目的,但是这也带来了一些问题。
这座除霾塔建成投入到正常的使用中之后,所有人最关注的就是它的净化空气效果究竟如何,虽然它是因为科研而存在,但一切的科学研究最终都应该落实到实际应用中去。这项技术如果切实有效,那么就能够推广开来,在治理雾霾方面就可以预防和疏导相结合。
经过实际应用,研究人员确认了这座除霾塔对于通过其中的空气净化的程度能达到80%以上,这也就是说,只要是通过这座除霾塔的受污染空气,在排出的时候其中80%的污染物质都能够被除去,这在某种程度上预示着除霾塔的实际效果是显著的。
但是仅仅一座除霾塔,在重污染天气一天可处理的空气上限是500万立方米,同时它的处理范围仅仅覆盖周围10平方公里。
这意味着,10平方公里以内,面对重污染天气,除霾塔能做到将PM2.5可平均减少15%。但是超出了这个范围,就从另一方面代表着它失去了作用。
,以至于像这座除霾塔一样大型的净化空气设备批量的投入使用,并且覆盖整座城市是不现实的。从这个方面来看,仅只是修建这么一座除霾塔,能够净化方圆十公里的空气,对于整个西安城面对的雾霾问题来说,简直不值一提。
实际上,研究除霾塔建造的意义不能仅仅将眼光放在这一座塔上面,这座已经建成的除霾塔塔内直径10米,高60米,总占地面积约3900平方米。正是因为它的规模巨大,所以才造价昂贵并且维护费用也很高。
但是如果将建造和使用这一座除霾塔的经验应用到建造很多规模较小的除霾塔,就既能轻松实现大范围覆盖,又能够提升效率节省成本。
这也正是除霾塔项目的意义所在,作为一个中科院地球环境所的空气治理重点试验项目,它的作用不仅仅在于净化空气这么简单。更多的是为了用这一座除霾塔除霾效果效率的成功经验,来促使更多的医院、学校、居住小区等人口密集场所安装小型装置进行空气净化。
一项技术如果只存在于研究的殿堂之中,那么是绝对没意义的,只有生活化的实际应用能够让它焕发生机。这项技术若能够得到较为全面的推广,那么就可以通过改善局部的空气质量来逐步地改善整座城市的空气质量。
雾霾在各大城市的出现和日渐严重并不是一天就有的,而减轻甚至消灭雾霾这项工作也需要做好长久打算,这个过程既需要我们合理地运用已经存在的政策技术,也需要更多的人参与到创新中来,研究出效率更高、成本更低、质量更好的除霾办法。
在除霾这项长久的工作中,实现最终目标的关键就在于一步一步的推广技术、完善技术。
治理雾霾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像西安这样选择直接治理是一个办法,但是想要根除雾霾,还是要从雾霾产生的源头上入手。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王庚辰针对治理雾霾曾说过:“减少污染源,削减大气污染物是解决雾霾的根本之道。”“雾”是空气中水汽凝结物,而“霾”就是空气中的有毒颗粒物。雾霾对人体的负面影响主要来源于这些有毒颗粒物,而治理雾霾,也主要就是解决这些有毒颗粒物。
汽车尾气、北方到了冬季烧煤供暖所产生的废气、工业生产排放的废气、建筑工地和道路交通产生的扬尘,这些都是空气中有毒颗粒物的主要来源。在天气较好的时候,这些有毒颗粒物能获得良好的扩散,而遇到雾天雪天这样的天气状况,这些有毒颗粒物不能够得到良好的扩散就形成了雾霾。
虽然雾霾是环境污染的一种,但是治理雾霾不仅仅只是环境保护部门的工作,由于雾霾形成的原因众多,所以治理工作牵扯到的主管部门也都应该重视起来。
城市的管理部门和建设部门应当按照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指定的规章标准操作,从城市建设、园林绿化等等方面加强对雾霾的治理和预防。治理雾霾是一场持久战,在政策翻新、技术进步的条件下,我们也应当坚定能够打赢这场战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