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发展模式对不可再生资源的过度依赖,已将生态环境推向危机边缘,国家大力推动社会经济绿色低碳转型,不仅为应对一系列环境挑战,也为推动经济结构的优化和转型升级,培养绿色“新动能”。2024年环保政策法规持续完善,为绿色发展之路铺就坚实的制度基石。
顶层设计更加整体系统。出台《中央、国务院关于全方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等,提出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25%,2035年经济社会发展全方面进入绿色低碳轨道,明确产业、能源、交通、城乡建设、消费等领域的主要任务。
行业减排要求更加细化。针对水泥、焦化、建筑、钢铁、有色金属等排放影响较大的行业,出台更严格、更具针对性的产业要求,如《关于推进实施水泥行业超低排放的意见》《关于推进实施焦化行业超低排放的意见》《加快推进建筑领域节能降碳工作方案》等,明确不同时间节点行业产能改造的要求。
强调碳核算能力建设。2024年5月1日《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正式施行,为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运行管理提供了明确法律依据。《加快构建碳排放双控制度体系工作方案》《完善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工作方案》等方案出台,对完善碳排放计量、统计、监测、认证能力做出要求。
完善生态保护法律体系。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2024年1月正式实施,增强了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要求,严格海域排污许可管理;《生态保护补偿条例》是中国首个针对生态保护补偿做全面立法的国家法律文件,明确“保护者得到补偿”的激励机制,有助于调动各方参与生态保护的积极性。
明确污染管控技术规范。细化环境污染、环境损害等工作的技术认定范围和要求,如《国家污染防治技术指导目录》《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技术指南》《固态废料分类与代码目录》等,有利于加强对污染物排放的管控,为环境管理和司法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气候挑战迫在眉睫,环境法规日趋严格,这也是ESG勃兴背景下,E(Environmental-外因)备受瞩目的原因。2024年南方周末善择平台共监测到568家上市公司曝光环境风险事件1531件,风险指数1947.9,平均每周曝光29起环境风险。
从行业来看,曝光风险事件数量最多的三个行业是建筑业、制造业、房地产业,分别有47家、235家、85家公司曝光环境风险。从风险的负面影响(风险指数)来看,建筑业、采矿业发生环境风险的公司较集中、风险负面影响较大,平均每家公司曝光风险指数(风险指数/公司数量)达到9分以上(568家曝光环境风险的上市公司平均分为3分)。
78家制造企业因生产及施工现场环境不达标被罚,曝光风险事件99起,累计罚没金额超1725万元。令人瞩目的是,部分企业存在主观故意污染自然环境的行径,如葫芦娃药业子公司广西维威制药公司,采用逃避监管的手段排放污水,2024年4月被广西来宾市生态环境局罚款33.4万元。
制造业另一项明显问题是大气污染,64家企业因为废气排放超标受到处罚,曝光风险事件86起,总罚款金额超过了518万元,2024年4月,通威股份旗下无锡通威生物科技公司特种料分公司因为废气臭气浓度超标(额定值20,夜间值超过50)被罚36万元。
建筑行业违规占地、未批先建问题突出。14家建筑企业违规占用或开发土地/耕地/水/矿山等资源,引发55起风险事件,总罚没金额超1065万元。中国中铁发生10起,被罚金额高达584万元。最高罚金是2024年5月,中铁二局因在海口G15沈海高速公路路段临时占用土地期满后拒不归还,被罚336万元,占地涉及建设用地、农用地等,面积近5个足球场。
采矿业明显问题是施工现场环保设施不到位。14家采矿企业曝光相关风险事件77起,总罚没金额超过755万元,潞安环能、冀中能源被罚金额超过100万元。山西潞安集团旗下潞宁孟家窑煤业、蒲县黑龙煤业2024年5月、6月皆因未建设矸石填充系统被罚158万元。煤矸石为固体废弃物,长期堆积地面,会对土壤、水体和大气环境能够造成污染。
中国提出到2030年节能环保产业达到15万亿元规模的目标,全力支持绿色产业和绿色项目发展,然而,一些新能源企业、环保企业在项目建设过程中追求短期经济效益,曝光违规占地、非法排污等问题。
15家能源企业在建设光伏、风电项目过程中,非法占用土地,曝光事件28起,罚没金额近1400万元。
17家环保企业分子公司曝光水污染、固废污染问题,总受罚金额为427万元。
这些风险多发生于上市企业的控股或分子公司,暴露企业绿色愿景与落地行动之间的落差。企业虽身处绿色行业,未能将环境管理体系贯穿公司运营全流程,在一些项目上盲目追求快速落地、增加利润、控制成本,违背了绿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初衷。
原本被期待推进环境治理的项目却带来环境破坏,不仅有违政策优惠、资金补贴的意图,造成资源错配,甚至影响社会公众对绿色产业的信任,给生态环境带来长期、隐蔽的影响。
环境风险高企的企业多为规模较大、分子公司多、项目分布广泛的建筑业、采矿业,环境风险指数累计TOP3皆出自建筑行业,中国中铁、中国铁建、中国建筑,每周至少发生一起环境风险。
对于项目分布广泛的企业,在经济下降带来的压力之下,环保政策层层传递更易出现执行偏差,从企业高层到一线实施工程人员,如何协调环保投入和经营压力之间的矛盾,是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企业需慎重解答的问题。
视频|美国关税政策或致iPhone价格持续上涨30%至40% 苹果公司两天市值蒸发3.88万亿元
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对等关税”方案后,苹果公司股票价格连续两个交易日遭遇重挫,市值蒸发了5333.6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88万亿元),成为本轮下跌中“受伤”最重的公司之一。
美国总统特朗普近期频频表态,称美国政府4月2日起将对全球征收“对等关税”,并针对特定行业征收额外关税。此举引发广泛批评。特朗普表示,目前关税计划已经制定。白宫新闻秘书莱维特称,该计划不会包含任何豁免条款。
睡觉也有最佳“黄金时间”不是11点 也不是12点(人民日报)#睡觉 #熬夜#肥胖
喜茶被投诉“23元一杯奶茶30块冰”店员回应:冰多因为有青稞(九派新闻)#喜茶#冰块
比亚迪招聘初中数学老师? 深圳亚迪学校:属实,学校出过好几个状元 只是不怎么宣传,建校22年,由比亚迪公司投资九年一贯全日制寄宿制民办学校#比亚迪 #深圳亚迪学校 #比亚迪学校 #九年一贯制学校 #民办学校
价格大跳水!一折不到!4月5日后买更便宜 你五一出行的机票订好了吗?(每日经济新闻)
当地时间4月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宣布对贸易伙伴征收所谓的“对等关税”措施。其中,不断讨好美国“倚美谋独”的当局被狠狠打脸——台湾地区被加征32%关税。靴子落地,台湾民众怒斥:台积电白给了,武器白买了,结果还被美国征收32%高关税。
女子称被企业家丈夫逼迫喝尿,孕期被强行发生性关系,曾在4个月内两度流产
4月2日,在郑州一居民小区,大皖新闻记者见到了今年36岁的李萍。李萍介绍,2014年下半年,她经人介绍认识了河南遂平籍男子邹某,2015年2月,双方在相处数月后登记结婚,一同生活在郑州市金水区。
缩水的“校园餐”,肥了谁?为整治中小学“校园餐”存在的明显问题,守护“舌尖上的安全”,山西省纪委监委通过深挖案件背后的责任、作风和腐败问题,对发现的制度漏洞和机制“梗阻”,针对性地提出促改促治措施,推动从个案查处、重点惩治向系统施治、全域治理提升转变,真正让“校园餐”成为阳光餐、放心餐。
近年来,有不少党员和公职人员因酒驾、醉驾受到党纪、政务处分,他们中有党员领导干部、机关工作人员,也有农村党员、企业职工,处分类型从党内警告到醉驾严重触犯刑律而被开除党籍、公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