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繞陽河源頭小流域水土保持管理項目中的200畝芍藥園正式簽約轉讓,3年經營權作價240萬元被一家企業摘牌。這是鬆遼流域首單小流域管理生態產品價值轉化,在阜新市阜新蒙古族自治縣落地,為我省甚至東北地區其他水土保持管理項目供给了可借鑒經驗。
治河先治源。繞陽河源頭小流域面積21.51平方公裡,其间水土流失面積6.73平方公裡,給當地流域生態帶來晦气影響。2023年,當地啟動小流域綜合管理和生態清潔小流域兩個項目,首要办法包含整治2500米溝道、封育1117畝、坡改梯5029畝等,並栽植護岸紫穗槐10萬余株。其间,坡改梯中栽種了200畝芍藥。
正是這200畝芍藥園,為繞陽河源頭水土管理生態產品價值轉化創造了或许。2024年9月,水利部、國家發展变革委、中國公民銀行印發《關於建立健全生態清潔小流域水土保持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的意見》,鼓勵有條件的当地開展一批水土保持生態產品價值轉化买卖。在省、市、縣三級水利部門的推動下,這個項意图價值轉化提上日程,並托付南京水利科學院對產品價值進行了評估。
經挂牌、洽談等程序,阜新縣綠峰林業發展有限公司成為該項目生態產品的買受人。公司負責人於軍說:“企业首要從事城市綠化、荒山造林等業務,此前一直在尋求發展中藥材產業,並到安徽亳州等地调查。本地參與該項目,有利於為自己發展中藥材產業積累經驗。公司自有6萬畝产品林,每年近2000畝主伐指標,林間空位十分適合中藥材項目。”
水土保持管理可以更好的起到水源涵養、洪峰調節、氣候調節等效果,但產生的效益常常“看不見,摸不著”。阜新縣水利部門表明,此次水土保持生態產品轉讓收益,將首要用於反哺本縣水土流失重點管理或水土保持功用鞏固提高,同時支撑相關聯村集體基礎設施改进或發展村集體經濟。未來將繼續開發生態觀光、碳匯等生態產品。
省水利廳相關負責人表明,生態產品價值的轉化有利於招引社會資本參與水土流失管理,全省將以這次买卖為契機,進一步加大水土保持項目建設力度,打造包裝更多類型的水土保持生態產品,全面推進其生態產品價值轉化作业。同時,進一步完善相關准则和機制,為生態產品價值實現供给快捷服務。
公民日報社概況關於公民網報社招聘招聘英才廣告服務协作加盟供稿服務數據服務網站聲明網站律師信息保護聯系我們
人 民 網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權 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